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是中央部署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實現主要目標的重要時點之年。經局長辦公會研究,確定工作要點如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農墾改革發展文件和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安排,繼續深化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強化創新驅動,深耕品牌戰略行動,促進高質量融合發展,著力推進農墾管理體制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農墾內生活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抓好農墾事業穩定發展各項工作,不斷增強農墾服務國家戰略需要的實力。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繼續鞏固提升“兩個3年”成果,推進農墾市場化企業化改革,創新完善現代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努力將改革成果轉化為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推動農墾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質量興墾、綠色興墾、品牌興墾,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制度,努力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進一步增強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率先力。堅持穩中求進。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防控意識,把握好改革節奏、工作力度,加快補上農墾經濟發展短板,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堅持合作共贏。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理念,積極推進墾地融合、墾墾聯合,促進資源優化重組;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對外合作,不斷增強農墾市場活力、競爭實力和國內外影響力。
三、重點任務
重點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面完成貧困農場脫貧攻堅硬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農墾貧困農場脫貧攻堅要一鼓作氣,決戰全勝。督促明確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的作業時間表。及時調度和掌握脫貧攻堅動態,加強扶貧資金和項目管理,深化“一場一卡一評價”工作,檢視《全國農墾重點貧困農場脫貧認定工作指南》落實情況,切實組織好脫貧認定工作,確保農墾“十三五”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研究接續減貧工作。系統梳理農墾“十三五”脫貧攻堅歷程,總結工作經驗。重點評估邊境農場、相對貧困農場、生態脆弱區農場的現狀,研究探索返貧預警機制,統籌提出接續減貧政策建議。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抓住兩個五年規劃的銜接期,在各地各部門編制各類發展建設規劃中爭取將農墾減貧納入其中,并接通政策渠道同步實施。推動落實墾區民生建設的地方主體責任。以“廁所革命”為重點,科學研判墾區民生建設狀態,支持國有農場與周邊區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共享共建,實現農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切實納入地方政府統一管理。
(二)聚力深化農墾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緊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墾改革發展文件精神,著力推進農墾管理體制及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堅持深化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總結推廣各地集團化企業化改革經驗,選擇10家具有代表性的農墾企業集團開展集團化企業化改革質量監測,研究提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墾現代農業企業集團評估體系,開展評價工作,引導各地不斷深化和完善改革,提升履行使命能力。研究厘清農墾部門監管職責,創新理順行業指導體制,推動各地加強行業管理能力建設。鞏固擴大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成果,基本完成確權登記成果建庫上圖任務。推動建立健全農墾國有土地管理制度,總結先行墾區土地資產化資本化實踐經驗,研究國有農用地資產化資本化的稅費、會計攤銷、風險防范等問題,指導各地有力有序推進土地資源資產化資本化。進一步創新完善現代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指導各地完善國有土地經營制度、職工承包租賃經營制度和市場化勞動用工制度,建立健全國有農場與職工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提升農業規?;?、專業化、組織化、市場化生產經營水平。加強溝通協調,起草出臺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指導意見。認真抓好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收尾工作。組織開展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第三方評估,聚焦重點墾區、關鍵問題,推動改革不到位的墾區和農場盡快完成任務,確保改革成色;協調落實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補助資金,指導各地積極解決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有關遺留問題。
(三)扎實推進農墾主導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積極破解量質不平衡、產業融合度低、附加值不高等問題,提高農墾現代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農墾農產品質量水平。組織制修訂農墾產品團體標準,優化升級農墾農產品全面質量管理平臺。組織發布粳米、粳稻谷團體標準,做好農墾稻米質量提升試點工作,促進標準化規?;a。強化農墾糧食和生豬等產業健康發展。舉辦現場培訓觀摩交流,加強糧食生產關鍵農時督查指導,開展生豬生產疫病防控和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為“穩產保供”貢獻農墾力量。圍繞種植業、畜牧業和種養循環3個領域,不斷深化農墾綠色優質高效提升工作,建成一批穩定可靠的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東北墾區為重點,指導落實農墾高標準農田建設。深耕產業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機制。完善現代節水新概念試驗,繼續在河北、寧夏農墾打造技術與制度相輔相成的示范平臺。深化油菜新業態實踐,主攻鏈接點難題,打通全價值鏈。
(四)加強農墾公共品牌建設。堅持完善農墾品牌管理。研究制定農墾品牌建設工作方案,深化中國農墾品牌目錄管理研究,擬定《中國農墾標識管理辦法》及其相關實施細則,建立健全中國農墾品牌管理制度體系,確保品牌管理各項工作依規有序開展。加大中國農墾品牌形象宣傳力度。繼續推介第一批中國農墾品牌目錄,認真開展第二批農墾品牌目錄征集編制工作,做好中國農墾綠色產品體驗中心升級創建工作,繼續組織農墾優質企業和產品參加大型展銷、“智慧農墾萬里行”、“農墾改革發展百場行”等活動。啟動編纂中國農墾農場志試點工作。
(五)指導天然橡膠產業提質升級。著眼確保供給保障能力,提高資源生產力、國際競爭力和國家供給安全戰略掌控力。做好“十四五”頂層設計。科學編制《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規劃(2021—2025年)》,研究確定建設目標、工程任務、投資測算,著力提高我國天然橡膠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用膠安全。啟動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精準支持政策研究。圍繞建設好、管護好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研究協調創設保護區精準支持政策,支持主產區開展天然橡膠收入保險試點,探索生態膠園建設模式,推動建立混合橡膠標準制度。組織開展特種膠園認定。對標國家重大戰略、不可替代的需要,準確診斷生產、技術、經營體系的強項與短板,優勢與弱勢,開展特種膠園認定工作,指導建立健全特種膠產業鏈利益協調保障機制。扎實推進特色熱作綠色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農業對外合作指導和服務。
(六)試點運行農墾經濟發展質量及影響力評價監測。在上年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校驗農墾經濟發展質量及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抓好經濟運行質量監測試點。以提供全面、準確、有參考價值的統計信息產品為目標,研究探索農墾經濟發展質量及影響力評價監測與專項業務監測有機聯系、互為支撐的方法路徑,實現全局信息管理“一盤棋”。加強農墾經濟分析,按時做好農墾季度、半年、年度經濟形勢分析報告,供領導和有關部門決策參考。
(七)加強模范機關建設。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牢記黨的宗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開展“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創建活動。堅持不懈抓好正風肅紀。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黨員民主評議等制度。嚴肅黨紀黨規,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與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結合起來,加強黨性黨風教育,做到常教育、常提醒、常檢查。更加重視全面處理好與企業的親、清關系。強化業務能力建設。弘揚求真務實風尚,積極營造尊重基層、我要溝通、唯實慎獨的工作氛圍,不斷校正工作著力點,進一步提高政策創設和推動政策落地的自覺性主動性。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國有土地資產化資本化、農業品牌建設、信息技術等專題開展全員培訓學習,引導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積極參加“百鄉萬戶”等部里組織的調查活動,組織好駐場蹲點、專題調研等調查研究,多途徑多方式提升素質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堅決果斷措施。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建立健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對農業農村系統應對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全國農墾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嚴格到位貫徹落實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方面,積極落實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墾區范圍內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另一方面,著力抓好當前農業生產,加強肉蛋奶果菜等“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認真組織開展夏糧田管和春耕備耕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農業農村全年工作目標貢獻農墾力量。